香河县情
传统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香河县情>传统文化

【花会

花会是我县的传统群众文化活动之一,目前花会种类超过100道,参与花会表演的人员达5000多人。香河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是大河各庄竹马会,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声望最大的是受到清乾隆、咸丰两朝皇帝御封的安头屯中幡会,流传最普遍的是地秧歌和小车会,几乎遍及境内各村街,扮演内容最多的是文武高跷会和梅花班。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披红挂绿,串街闹会。年年受邀参加京、津、全省、全市及县里举行的花会调演活动,获得省、市各种奖励超过百余次,成为香河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道靓丽风景。

竹马会:

竹马会传入大河各庄是在清朝乾隆末年(即公元1790年左右),正是清朝鼎盛时期。当时在京城里任教的一位姓靳的私塾先生目睹了京城竹马会的精彩表演,便回到家乡大河各庄办起了竹马会,并起名“如意老会”。几百年来,竹马会在乡里间独树一帜,新颖别致,文武兼备,远近闻名,逢年过节竹马会便在城乡各地进行巡回表演,深受群众的喜欢和爱戴。解放初期,大河各庄竹马会吸引来宝坻、武清等地的上百名优秀青年人来学艺,一时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威名的花会项目。大河各庄竹马会表演形式有文场表演和武场表演两种形式。共有8位演员,武场表演以8位演员象征千军万马,在催征战鼓声中,八匹马穿梭般地来往冲突,盘旋,跳跃,队形不断变换,摆成各种阵势。表演技巧在于上身稳如泰山,下身腿快如风,快速穿插,队形不乱。分为十六套路数,伴奏乐器以大鼓,大铙,大钹为主。文场演唱有独唱、合唱。唱词文雅、华丽、抒情,颇具诗意,多为歌颂太平盛世及描写与征战有关的内容,有:《大四景(春夏秋冬)》、《十二重楼》、《渔樵耕读》等,伴奏以昆笛、笙、二胡为主。

1986年春节,大河各庄竹马会应邀两次进京,参加了北京市在龙潭湖举办的第三届民间艺会“龙潭杯”大奖赛,与来自辽宁、山东、上海、河北、银川、天津及京郊等地的八十七档花会进行了角逐,参加了决赛荣获表演奖(二等奖),夺得了奖旗和奖杯,为香河县争得了荣誉,并受到了《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的专题报导和好评。

中幡会:

香河县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唐宋时期,在北运河航运过程中的船帆常被人们用在陆上玩耍,后来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经过人们很多年的改进与创新,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取名为中幡会。中幡分筒、面、楼三部分,筒长1丈8尺,控制幡速减轻下垂惯力,幡面衬风,使幡的重心稳固平衡,仗杆衬幡面,飘带美妆幡容。在清代,安头屯中幡极为盛行,曾两次受到皇封。第一次是在乾隆帝时,御封两面幡面,一面题字为“龙祥凤舞”,一面为“人神共悦”;第二次是在咸丰帝时,御笔幡面两个,一书“风调雨顺”,一书“国泰民安”。目前,咸丰元年御封“国泰民安”幡面仍保存完好。

目前,安头屯中幡已形成成熟的中幡表演动作100多个动作。其中前把幡变换手法有起幡托塔、摘肩托塔、晃肋托塔、托塔盘肘等30多个动作;后把幡变换手法有插剑脑件、插花脑件、左插剑灌耳蹿裆牙件等70多个动作。与中幡同时表演并对中幡表演起伴奏作用的“大挎鼓表演”内容也相当丰富,包括30套鼓调,每调存有鼓谱,分连打和摘打。其中花钹与铛铛、大鼓齐奏、花钹单打、花钹与铛铛等穿插对打表演场面火爆。

1992年,香河县中幡会参加文化部组织的中幡表演,演出长达2个小时,获得了与会领导及观众的一致称赞;2000年中幡会参加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获二等奖。

灯官会:

“灯官会”原流行于湖北一带。清光绪年间,随着北上换防鄂军的传播在北唐盛行起来。“灯官会”由地方有威望的人士组成,服装道具由县衙暂借。出会时,八抬大轿抬着灯官,又称“灯政司”,身着知县官服,带着真正知县的大印和惊堂木,代行使知县的权力。轿前三班衙役,高举“肃静”、“回避”大牌齐声唱喝。再前,有小差打着印有金字“灯政司”字样的大红纱灯,头面引路。轿后有班头和捕快,推着囚车,手持镣铐、木枷、木杖、军棍等刑具跟随。大街上所有店铺、字号门前,必摆桌案,备有茶水点心,干鲜果品,表示对灯政司热情接待。灯政司路经各店前,店主一定要衣冠整齐地跪拜在轿前,并诚恳地征求意见。而灯政司专门在店前的花灯上故意挑剔寻找茬口,店主还必须低头认罪表示悔改,然后支出罚银。罚银越多(一般在百两以内)店主越觉体面,越受人尊重,一般不会出现“抗拒者”,如有灯政司便可发号施令,当众给以各种处治,乃至“动大刑”。“灯官会”虽是群体性的娱乐活动,但也有假戏真做的时候。灯政司借机处治一些行为不端之徒,衙役们也不免动点“真格的”,让其当众出丑,大快人心。以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出会三天结束,道具送还县衙。会头将所罚银两如数上帐,除少量奖励演员外,还称些粮米周济贫困户,其余大部分用于修路、修桥、修建寺庙等公益活动。因此,灯官会深得民心,倍受平民百姓的欢迎,久演不哀。

小车会:

小车会原名“怯搬家”,据传元末兵荒马乱,北方人成群结队南逃方州。后人模仿这段故事,创立了这道花会,名之为怯搬家。小车会有十个演员,坐车者是少夫人,推车者是老仆人,车前有八个角色,即公子、傻子、文先生、算命瞎子、丑婆、俊婆、媳妇、姑娘。香河县最早上演小车会的是田水铺村(现属武清县)。清顺治年(1647年)传入霍辛庄。霍辛庄于民国初年传入大六王,又传谢屯,1938年又传到王指挥庄,1941年传入孙家止务村。魏家滩小车会于民国六年(1917年)由石虎辛庄传入,而石虎辛庄是由三河县孙屯引进的。小车会的车上,一般只坐一个人。河南止务的小车会坐两个人,叫“云车会”,是较有名的一道会。该村“云车会”是同治九年(1870年)从霍辛庄传入,后不断改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民国十九年(1930年)曾去北平天桥卖艺演出过,一连数日,深受欢迎,有“京东第一云车会”之称。

高跷会:

高跷会又名登云会,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列子》中已有扭高跷的记载。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边扭边唱,武跷则重在功夫表演。文跷以香河县钳屯村为最早兴办者,约在乾隆年间。是“水漫金山寺”扮相。演员十四人:许仙、法海、青蛇、白蛇、老座子、卖豆的、渔翁、樵夫、药公、药婆、打鼓二名、打锣二名(锣鼓手是演员)。东口头复兴老会,约建于清嘉庆年问,程官屯高跷会建立于1895年。武跷以梁家务高跷会建得最早,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演员十二人,扮演的是《水浒传》中“三打大名府”故事。人物有:舵头(武松),公子(王英)、渔翁(张顺)、樵夫(石秀)、二哥(燕青)、渔婆(阮小五),座子(扈三娘)、药包(安道全)、打鼓(张青、孙新)、打锣(孙二娘、顾大嫂)。高跷走势为三阵:长蛇阵、二龙阵、八卦阵。荣各庄高跷学于宝坻县新开口,建于1918年,会名是“渔樵耕读”会,有演员十四人。黄庄“同顺老会”学自荣各庄走场为“老虎大张嘴”、“单葫芦”、“双葫芦”、“花篱笆”等。

地秧歌:

地秧歌起源于元末,演员十几人、几十人不等,主要人物行当有:丑、妞、汇、公子。表演内容有日常生活中的“小出子”,也有“折子戏”。香河县地秧歌,考不出起始年代。按现有资料看,以魏家滩村最早,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蔡庄传入。魏家滩在1938年传给邵庄,而荣各庄地秧歌是由宝坻县李家深子村传入的,至今已有九十年了。香河县的地秧歌,既演折子戏《拾玉镯》,也演生活小曲《瞎子摸杆》,动律丰富,舞姿优美。肩、胯运转灵活,肩能抖、错、端、绕、转、揉;胯能掀、提、错、厥、绕、拧。扇能绕、翻、转、客、端、颤;拉、搭、背、挡、贴、怀、徕、合、开、闪、盖。以情感人,表情细腻,形象鲜明。

五虎棍

五虎棍起源于五虎棍术、以刘宋镇的西王各庄组会最早。1918年天津白尖塔有人来该庄落户,此人会五虎棍,传授给该村高景玉,高景福等人。1919年又从白尖塔请来几名教师到村教授,学习的人增到三十几个。同年,五虎棍出会,此后每年出会。1938年,五虎棍传入石虎辛庄,同年出会,1943年停止活动。

梅花班:

梅花班起源于元朝,一班十二人。每人手执霸王鞭一根,(实际是硬棒、两端串有活动铜钱),身着各色紧身短打服装。扮成田公、渔妇、村姑、货郎、花童等。据传为当初武林群雄剿灭山大王时乔妆而留下的,出会走势为“夹花寨”,扭一阵、唱一阵,鞭的两端轮流轻击在左手、左右肩、左右脚内外侧,串钱哗哗有节奏地响,有乐班伴奏。石虎辛庄梅花班于1938年建立。1943年停止活动。

狮子会:

狮子会最早在香河出现于何时何村,已无法考查。现存的一道狮子会是炭户村的,为宝坻县李家深子所传,是软腰狮子。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传入,据炭户人说。本村引进狮子会是为了与另一村比会。到底何村,已不可考。狮子会每拨为五人、两头狮子,一个举绣花球的,舞姿优美、矫健、多变。要求演员不但功力高深,而且要有应变能力。民国初年,炭户的狮子与钳屯高跷相遇,钳屯高跷在县内外名声特大,炭户狮子有意刁难高跷,两头狮子把路“封”了,高跷演员轮流出场都没能“撵”走狮子(套路不对)。高跷会赶紧派出一匹快驴回钳屯接来老会头。老会头只上了腿,连妆都没化,就和狮子斗起来了。几个回合后叫好声轰然而起,狮子让开了路。在香河的花会史上留下了“炭户狮子难倒了钳屯高跷”的传说。

少林会:

庆功台少林会建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由村内会拳脚的几个把式发起的。庆功台村以尚武出名,村里有四摊把式场子。练的武术属于四个门派:少林、太极、燕青、通背。使用的兵器有六合刀、三节棍、九节鞭、长枪。当时各村正兴闹会。这几摊的教师聚在一起商议决定合在一起出会,起名“少林会”。会头由几个教师担任:卫金龙、曹元功、徐振生、赵德元。少林会在1938年传入石虎辛庄。

坛子会:

坛子会起子咸丰三年(1853年),由西魏各庄组建。套路有大小圈,揣包滚背,串出等。据传,在民国年间,高手是李大勇,方圆百里闻名。它的绝技传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出走,至今杳无音信。

龙灯会:

龙灯会在香河县出现于民国六年(1917年),那是大鲁家口村由宝坻县苑庄子引进的。其次是倪庄龙灯会,是民国九年(1920年)由遵化县传入的,后来又由苑庄请进教师细传套路技艺。龙灯套路有大排队,前后三、双插花,日套三环,游龙戏水,破锁,倒跑等。每拔由十一人演出,由龙头指挥。

吵子会:

吵子会源头甚古,据老艺人讲,是祖辈相传至今,这种会一年只出三次:正月十五、四月二十八、七月十五。会由十三人组成。乐器有号锣、大钹、大铙等,也有唢呐,大鼓。耍钹人耍钹姿式整齐一致,声音粗犷宏亮浑厚,再加大鼓,声势浩大,震人心弦。吵子会主要分布在:魏各庄、孙小营、安头屯、王家摆等村。

大头会:

大头会小祁庄公意老会,建于1950年,有演员十五人,锣、鼓、铙手十人。五十年代初,此村赌博成风,外出工人回家过春节时,向村干部倡议起会。于是村干部出头组合,起名“公意老会”。会中角色有生、旦、净、丑等,内容由冯梦龙小说中“大头和尚度柳翠”演义而成,表演时闺门秀女娇羞,浮浪子弟的挑逗,老虔婆的骚情,大头和尚戏谑规劝,各尽其妙。1950年至1956年,是公意老会兴盛时期,1982年重新振兴至今。

十部贤会:

打卜户村花会全称是“太阳老会十部贤”,起于清末的1906年,开始只有五人,三男二女,自打锣鼓自演唱,至民国初年,角色增至十几人。生、旦、净、丑全有,乐器加了大鼓和铙,走会时边扭边唱,演唱内容多为歌颂王公大臣的十部贤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太阳老会仍在活动。

附:十部贤唱词谱

跪爬多半步,尊称我主万岁听根芽。金花银花有何用,听我把桑枝夸一夸:

桑皮漂纸文官用,桑枝雕弓武将拿。

人吃桑椹甜如蜜,蚕吃桑叶把丝拉。

拉丝落在农家手,冬织绫罗夏织纱。

先织我主龙袍和玉带,国母凤衣也用它。

说得万岁龙心喜,倒上三杯御酒赐给他,包黑不喝敬天地,炮响三声转回衙。

戏剧

自元明两代定都北京,杂剧百戏繁兴,香河地处京畿,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国都的戏剧艺术,在香河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入清以来,不仅有河北梆子、京剧、评剧、皮影戏、傀儡戏,而且是西路评剧的发源地之一。

据史书记载,清咸丰年间(公元1855年左右)河北梆子传入香河,有人开始登台演唱,又有人结合当地民间小调和冀东秧歌的音乐发展成“蹦蹦”腔。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香河艺人王殿佐与宝坻县金叶子等人通力合作,在京上演“蹦蹦”新腔,创立“西路评剧第一班”。遂形成了评剧新派——西路评剧,在中国的评剧史上写出了光辉的一页。

随着戏曲艺术活动的多方展开,香河县不但涌现出王殿佐、高良田、李宝岩等一些名艺人,而且建立了高良田、许林等戏曲班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全县出现了近六十个新兴的业余剧团。上演剧目约有一百三十余个,形成了戏剧热。据统计演《小女婿》的剧团就有五十来个。1957年香河县接管了北京市前锋评剧四团,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本县评剧团,为推动本县文艺事业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做出了贡献。在津、京一带也引起了反响。

各剧种在香河的分布,以评剧为最,几乎遍及全县,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被京剧代替,各村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均上演《沙家浜》、《红灯记》等现代京剧,红火一时。西路评剧在高庄、延福屯等村仍有演唱者。

香河东部原东鲁口和原石虎两个乡(现均属渠口镇)多唱皮影戏。香河南部刘宋、安头屯一带多唱河北梆子。傀儡戏(俗称咕咕丢),在清光绪年间由矬口村引进,以后几乎波及到全县,现在这个剧种在县内已经绝迹,只留下一句“矬口戏、一人班”的传说了。另外歌剧、话剧多是外地剧团来香河演出。在建国初期,“大跃进”和“文革”期间也有本县业余宣传队演出,但没有形成专业剧种团体。

一、西路评戏的诞生与繁衍

在清朝末年,流行于香河农村的“蹦蹦”小戏,艺人三五成帮,以此乞食为生。光绪初年,一批农民出身的蹦蹦艺人如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高良田(旦)等人,他们农忙种地,农闲从艺,除教业余弟子外还组织戏班。这些戏班只需十来个演员。乐队有大弦、横笛、鼓,镲、钹、手锣、梆子。主要在农村庙会演出,也进过北京、天津等城市在茶园演出。班名多以组班人姓名命名。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香河县王殿佐与宝坻县金叶子和蓟州的“人人乐”搭班,到北京东安市场唱蹦蹦,按新戏剧情的需要,老艺人集体改革唱腔形成“蹦蹦”新腔赢得北京观众的喜爱,后称“北京蹦蹦”。王殿佐因为唱戏不惜力,人称“拼命王”。他在香河带出一批蹦蹦演员,如小秃(小包头)、小六头(小生)、韩温(彩旦)、小老头(小生)、韩祥(小花脸、彩旦),三盏灯(旦,通县人)、李连坤(旦,通县人)、李文正(花脸,三河人)、二领头(花脸,平谷人),范维时(青衣,京东牙牙山人)、范三(小生,牙牙山人)、曹大嘴(彩旦)、二古鲁(小包头)、刘廷忠(小包头,宝坻人)、夏三(大弦,顺义人)等。为区别于唐山一带的蹦蹦,人们惯称“西路蹦蹦”。

西路蹦蹦的前身是京东地区的民间秧歌,在发展过程中受莲花落及河北梆子的影响,逐渐演变成对口彩唱小戏。唱腔高亢激昂,曲调富于旋律性。代表剧目有《夜宿花亭》、《谷存打鸟》、《孙继皋卖水》、《冯奎卖妻》等。

1924年以后,西路蹦蹦创始人之一王殿佐开始在农村收徒教戏,如香河县商汪甸戏班、东马家窝戏班、谭家务戏班,均为王殿佐传授,授徒六十余人。

西路蹦蹦艺人高良田等人,在行艺演唱中结合当地民俗乡情,吸收河北梆子、哈哈腔等剧种营养,不断地丰富改进唱腔,推动了“蹦蹦”戏的发展。1912年至1917年,唐山的东路蹦蹦班在天津以“平腔梆子”挂牌演出,打开津门禁地后,本地艺人为竞技争芬把西路蹦蹦改称平调梆子,以崭新的艺术风貌和地方特色活跃在津、京之间的农村阵地。剧目多是生活小戏,有《卖水》、《双招亲》、《秦家花园》、《花亭会》、《小王打鸟》、《杨二舍化缘》、《刘公案》等。艺人多为半农半艺的穷苦农民,演出多是组季度班以艺人带徒弟、组建子弟会传艺。

民国初年盛行时期,本地较有影响的班社铁佛堂“王殿佐班”、延福屯“高良田班”,武清县“周墨清班”,较有声望的演员有会瑞德(艺名小白薯)、刘子琢、武金红、段志贵(艺名盖京东)、段贵芳(后给爱莲君配戏)、穆金凤、元志古(姓陈)等。一般平调梆子班八、九个人,有“七忙八不忙”之说。最大的班十多个人,在农村街巷或赶庙会打地摊演出。较好的业余子弟会有东口头、延福屯、高庄,武清县的桑园、大务、小五古庄等,这些子弟会多是高良田传授。

平调梆子的音乐特点,激昂高亢,跳跃性大,乡土气息浓厚,约有十五种板式:如慢板、快板、二六板、流水板、散板、安板等。建国后没人再组专业班社。1958年,中国评剧院挖掘整理传统戏曲,将西路蹦蹦发展过来的剧种称为“西路评戏”。现在只有本县延福屯村七十余岁的李庆余和高庄村六十以上的老人能演唱。

二、皮影戏在香河的繁衍情况

皮影戏在香河主要分布在东鲁家口乡、石虎乡一带。以西魏各庄皮影戏班为最早引入者,戏班成立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5年左右),为西魏各庄黄立强之父所组成,其师承关系已不详。当时皮影唱腔为阴调。到黄立强这一代,改师宝坻县六户的张文亮,唱腔改为阳调。箱东(班主)为朱永贵。

黄立强传其孙黄玉清,黄怀清。并吸收外姓邳云起、崔德印等入箱(班)。上演剧目有《五凤会》、《万宝镇》、《杨家将》、《岳飞传》等。影人大部由蓟县三夏屯进货。箱(戏班)有八至十人不等,经常活动于唐山、天津、承德、兴隆、蓟县一带。其箱东为韩永贵、黄云清。在农村演出时,在哪村演,就由哪村往下一村送,有“接戏送影”的规矩。现老一代演员黄怀清等已故,黄云清也已八十有五。其年轻一代的传人,常年到外地搭班,在平谷、承德一带演出。石虎乡也有从影艺人,也多到外地搭班演出。

三、傀儡戏的发展

傀儡戏的俗名称“耍咕咕丢”,从唱腔的发声谐音而得名。据查,香河县最早引进这个剧种的是矬口村。传说,在清末民初村予里很穷,有个叫笛儿张的(名字不详)吹一手好笛子,外出行艺乞讨,后拜一艺人为师,习演傀儡戏。因他心灵手巧,很得师傅的宠爱,后来把闺女许给了他,夫妻二人各挑一付“担子”(傀儡戏的全部导具)走村串巷唱傀儡戏。

傀儡戏的演法是:将一付“担子”放在场地,然后用扁担支起一个小小的布围舞台,演员坐在布围底层,一人操木隅人物,兼打锣鼓演唱。剧目有《武松打虎》、《三岔口》等。开演先击打锣鼓招来观众,然向观客发竹笺子,言明观客接到竹笺后,随便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酌情赏赐钱物做为观戏报酬。此剧发展到民国初年(1912——1930年)在全县极为成行,多是职业艺人为之。

因为这种小型傀儡戏在香河县首先是由矬口村张某引进的,后又收了不少徒弟,也就都称它为“矬口戏”,并流传着一句歇后语:“矬口戏一人班”。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剧种已无人再学演,现已绝迹。

四、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是我国北方曲艺形式的一种,在京津和东北的广大地区广泛的流传着,颇受群众所喜爱,特别是受京东一带人民所喜闻乐见。它的发源地,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它发源于北京以东,唐山以西这块土地上。具体来讲,它以香宝边境为根,繁衍于香河、宝坻、三河、蓟县、平谷一带。是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切磋、改进、增删,才形成现在这么一个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

京东大鼓这种俗曲鼓词,起源当不甚远,大约可推到清朝初年。在京东一带流传一个民歌小调,其名《靠山词》。据说是妇女背靠房山做活而唱的一种小调,几乎妇孺皆会。山东人李文通逃荒到京东落户,落在青门,习学大鼓。当时,青门艺人只有弦板而无鼓。李文通的弦子弹的特好,号称“弦子李”。他对靠山调非常感兴趣。遂按照它的腔调对小口大鼓进行了改革,使小口大鼓增加了独特的乡土气息,从而塑造了京东大鼓的前身——京东怯大鼓的雏型。

邓殿奎,香河县刘宋镇人,(公元1754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世传,邓殿奎有三钢:钢板、钢嗓子、钢性子。他喜欢民歌小调,特别爱唱《放风筝》,因感小口大鼓,一板一眼的唱法过于拘谨,一变单一板式而为平板、二簧流、攒板、垛板等。同时用钢板代替木板击节,脱胎于小口大鼓,形成“京东怯大鼓”。他在宝坻、香河、蓟县、三河一带收徒甚多,远祖青云峰,近祖李文通,师门排辈为“青文奎连永、宝景怀玉成”。五奎稍后,活跃于鼓界曲坛上的有梅门五龙。梅门五龙为王龙生、张龙海、刘龙德、蔡龙兴、唐龙祥。据传五龙中有人绝板,是由邓殿奎弟子过继的。因此,梅青两门,来往过密,有“梅青不分”的说法。梅青两门艺人互相切磋,对京东大鼓的奠定与发展,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

京东怯大鼓这种艺术形式,开始时是只唱不说,后来演变到连唱带说。演唱时往往是俩人搭档,或师兄弟,或是师徒、叔侄。一个司弦,一个演唱。演唱者右手持鼓箭,左手持钢板。三弦随腔演奏,鼓板操着拍节。

青门邓殿奎首传得意门徒陈连登,陈又传宝坻县朱家铺邹永山。邹永山又传邳家铺于氏兄弟。于氏兄弟一为于七、一为于九。于九为于宝庆。于七被人尊称七爷而不名,名字已不可考。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京东大鼓无论是唱腔的改进和书词文字都已经趋于成熟。到了于七先生手里又对京东大鼓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改革。于七(大约活动于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原是读书人出身,中过同治举人,为人放荡不羁,不修边幅,在科考中被考官挂牌驱出考场,愤而投入青门学艺。本来他就喜欢唱戏唱影,读书之余,经常粉墨登场。这一投入青门,对京东大鼓的发展,无疑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书底大、文字功夫好。京东大鼓的书目大都经过了他整理和加工,同时又把不少历史小说改编为说唱文学,如《刘公案》、《于公案》等。他集影、戏、鼓艺于一身,驾驭能力甚高。在演唱中根据情节需要,能随时把戏、影与民歌小曲借用过来,与京东大鼓溶为一身,使京东大鼓更加摇曳多姿而不杂。比于七稍后一点时间,有平谷县艺人王宪章,是梅门五龙的再传弟子(龙源玉福和),艺名王福顺(1848—1937),他对京东大鼓的发扬光大,亦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他将京东大鼓的原有曲调进一步与流传于平谷一带的民歌相触合,远出关东,报名“平谷调”,唱红了东三省。清末民初,在关外颇享盛名。据老艺人介绍,王宪章在沈阳唱京东大鼓(平谷调),张作霖的五姨太太逢场必听。五太太非常欣赏,特地鼓动张作霖在沈阳建了一个大鼓学校,由王宪章任会长。南来北往的大鼓艺人,这里可以管吃管喝,管安排演出地点。因此,京东大鼓在东北很红火。自此京东怯大鼓出现了两大派别。一为于派,一为王派。于派唱腔称誉京津,王派唱腔风靡关东。于派诙谐淡雅,多走城市大宅门,王派火爆味足,多走农村集镇。

京东怯大鼓自从创立以来,经过历代艺人的努力,已经趋于成熟。由京东怯大鼓——平谷调——乐亭调(与乐亭的乐亭调不同),虽然叫法不一,但其实是同一种大鼓。真正定名为京东大鼓是在一九二一年。一九二一年,青门艺人于景元(香河县后独立庄人),入津演唱,在天津国民仁昌电台演唱《石兰传》,第一次去掉怯字挂牌《京东大鼓》,是京东怯大鼓第一次以京东大鼓的面目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