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县情
历史名人
您的位置:首页 > 香河县情>历史名人

一、张中行

基本资料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出自《尚书》“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后因名难认,以字的简化“中行”(《论语》有“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行世。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1958年11月,河北屯乡等36个原属香河管辖的自然村归武清县管辖)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

履历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教于天津南开中学、保定中学、贝满女中,担任过《现代佛学》主编。后到北京大学任教,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从事中学语言教材的编辑。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多部散文集成为畅销书,从而闻名于世,人称“文坛老旋风”。短短几年就奠定了他散文大家的地位,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顺生论》,此书由很多短小的文章组成,内容深刻,文笔优雅,充满哲理。

家庭

他曾与著名作家杨沫育有一子一女,两人因信仰不同而分手。杨沫小说《青春之歌》中的反面人物余永泽以他为原型,文革期间受到牵连。

成长经历

张中行为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治学态度

张中行先生治学严谨,博学多识,造诣深厚,精通中国古典文字,熟悉西方哲学。他与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金克木(1912年8月14日—2000年8月5日)、邓广铭(1907年3月16日—1998年1月10日)三人被称为“未名四老”。如今,这四人都已逝世。

主要著作

  作品列表

  张中行认为《顺生论》是自己最重要的作品。

  1.《文言津逮》福建教育出版社

  2.《作文杂谈》人民教育出版社

  3.《佛教与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4.《负暄琐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5.《文言与白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6.《负暄续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7.《禅外说禅》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8.《诗词读写丛话》人民教育出版社

  9.《顺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0.《负暄三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1.《横议集》经济管理出版社

  12.《月旦集》经济管理出版社

  13.《流年碎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散简集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5.《望道杂纂〈顺生论〉外编》群言出版社

  16.《说八股》(与启功、金克木合著)中华书局

作品简介

张先生的作品有《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文言和白话》、《作文杂谈》、《顺生论》、《文言常识》等行于世。

张中行的写人与记事,思维方式很像一个道人。他对文化名人的诸种打量,既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臧否,亦不像某些文人散文那么无法节制。对他熟悉的人,他一直带有“史”的眼光,正如同欣赏文物古董,那里的寓义与情趣之间的品位,很令人想起息影于山林间的旧式文人。这里有史家的不偏不倚的静观,又有杂感家的性灵。他写辜鸿铭,笔法淡淡的,像是欣赏,又像反省,人物的神态几笔便勾勒了出来。《胡博士》、《启功》。《柳如是》、《顾二娘》,我们简直可以当成人物散文的名篇,其笔调之奇,令人赞叹不已。张中行写人,一是注重文化名人,二是小人物。小人物中,又多是女子。写名人,一般并不仰视,敬重之情虽不免流入笔端,但更主要体现的还是“史学”与“哲思”的力量。写普通百姓,他则有一片大悲怜之心,那篇《汪大娘》,可谓写普通百姓的杰作,其味之淳,其情之真,其意之深,读后有余音不绝之感。张中行的精神深处,本能地拒绝世俗功名,一生所亲近者,除了文化与文化人,便是普通百姓。他对中国人淳朴精神

的描摹,与沈从文。巴金多有相近之处。他笔下的小人物,尤其是女性,常常辐射出优雅、动人的光泽。 张先生写女性的世界,多带有尊敬和神圣,例如写柳如是,写丁建华等,其中可以看出他的价值态度和审美走向。这些杂多的人物脸谱,均被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之心待人,以人道的目光爱人,又以学者式的视角思索人,这便剔去了俗气,剔去了平庸,我读他的人物素描,觉得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之中,流出人生的诸多净悟。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褴、超然的境地。

一篇题为《让人哭笑不得的南怀瑾》的文章在世纪中国等学术网站上广为流传。作者张中行在该文中,从三个方面痛批了被称为“学兼儒道释”的台湾文化名人南怀瑾先生的著作《论语别裁》,认为该书对《论语》原文的有些解释“不管语文规律,自己高兴怎么讲就怎么讲,这就笺注的路数说,或只是就胆量说,确是前无古人”。该文的副标题“兼问出版垃圾著作的复旦大学出版社”更明确表示了对出版社的质疑。

婚姻

张先生的婚姻: 张夫人比张老大一个半月。夫人生前,张老称她为姐。他把婚姻分为四个等级:可意,可过,可忍,不可忍。关于自己的婚恋,他说他们的婚姻属于大部分“可过”加一点点“可忍”。先生曾说:“添衣问老妻。”并解释道:“吃饭我不知饥饱,老妻不给盛饭,必是饱了。穿衣不知冷暖,老妻不让添衣,必是暖了。”先生冬天爱穿一件小棉袄,很贴身儿,当是夫人亲手缝制。

逝世

2006年2月24日凌晨2:40左右,与季羡林、金克木两人并称“未名湖畔三雅士”的国学大师张中行在北京解放军305医院安然辞世,享年98岁。扬子晚报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张中行的大女儿张静,刚从医院回到家里的张静告诉记者,父亲张中行因为心脏和肺部问题,去年9月便住进解放军305医院治疗,昨日凌晨老人因肺部感染导致呼吸衰竭抢救无效辞世,“我父亲走得很安详,到他这个年龄早已把生死问题看得很淡。直到去世他的神志都很清醒,但他却什么话也没给子女们留下,他说自己要说的话要叮嘱的事都已经全部写在书里了。”据悉,张中行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2006年3月2日上午十点在八宝山殡仪馆举行。


二、郝寿臣

郝寿臣(1886-1961),名瑞,字寿臣,乳名万通。祖籍山西洪洞,明朝时因闹瘟疫,其祖辈逃难至河北香河落户,由于逃至此地的难民竟有500户之多,故此村名叫“五百户”。其父郝国福,原务农为本,后因连年灾荒,庄稼收成不好,难以维持生计,遂进城学木工手艺。妻室王氏生有三子,长子郝亨,即花脸演员郝寿山(1884-1958),次子郝瑞,即花脸演员郝寿臣,三子郝铭,未入梨园,从事教育工作,曾任汇文第二小学校长。

郝寿臣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阴历丙戌年四月初七出生在崇文门内东墙根儿一陋室内,6岁曾读私塾,因家贫而辍学,7岁典押给影戏艺人王德正,父母原只想“典”三年,王德正坚持七年,其父无奈只得咬牙签字画押,就这样小万通踏上了学艺之路,后来竟成为享誉剧坛的一代名净,与金少山有“南金北郝”之誉,与侯喜瑞被誉为“净行三杰”。

王德正请不起名教师,便叫一位名叫吕福善的花脸演员为万通开蒙。头一出戏学的是铜锤花脸的基础戏《锁五龙》,不到两个月就学会了,随之又学了《二进宫》、《捉放曹》等,不到半年就登台演出了。首演是在东单迤北燕喜堂饭庄唱堂会戏,剧目为全本《锁五龙》,从单雄信登台点将起,要扎靠斜蟒、翎子狐尾,穿厚底靴登高,真难为小万通,自此有了艺名“小奎禄”。后来又陆续与唱老生的师姐王菊子演出了《捉放曹》、《二进宫》、《断密涧》、《天水关》、《铡美案》等诸多剧目,为提高小奎禄的演技,王德正也常带他进戏园下后台,让其开阔眼界长见识,偷学前辈名家的表演,如金秀山、黄润甫等,这对郝寿臣后来成为名净,是有很大作用的。

1900年正是八国联军进京的庚子年,也是小奎禄满师之年,恰逢他嗓子“倒仓”,不能登台演唱。回家不久,一日在街头被八国联军抓去当了两个月苦力,后来又至德国使馆当杂役。五年期间,聪明好学的郝寿臣,学会了俄语和德语。他渴望能早日重返舞台。他从微薄的收入中,积攒下钱来买彩裤,做靴子。离开德国兵营后,原想在京唱戏谋生,但谈何容易!他既非梨园世家,又非科班出身,更无名师带道,正如戏班那句老话“搭班比投胎还难”。无奈曾三闯关东:第一次20岁时,只身到营口、烟台、大连等地,但两手空空而回。帮不了家,只得二次出关,初到辽宁沈阳、公主岭,但仍不如意,后于哈尔滨搭上了班,在此得到老艺人阎宝恒、朱子久的指点,艺术上有了长进,因剧场失火再次至营口,得到古道热肠的唐永常的赏识与帮助。此行虽学到不少技艺,但仍是空手而归。后又决定三闯关东。此次和路三宝、马德成及其兄郝寿山,同到安东演出,中间还曾至朝鲜仁川演出,但均不理想,只得返回京城,时年23岁。

郝寿臣三闯关东饱经风霜,长了许多见识,牢记唐永常劝他要兼学架子花脸的谆谆教导,刻苦练功喊嗓吊嗓,坚持习文练武。不仅看古典小说查字典,还天天下腰,吊腿,练太极拳、太极剑,并向叶福海学了《芦花荡》、《醉打山门》等昆曲剧目。功夫不负有心人,1914年正式改演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艺术风格,并得到刘鸿升、谭鑫培的提携,使其崭露头角。郝寿臣搭田际云的玉成班时,应二路花脸,田观察郝不管演任何角色都认真卖力,颇受观众欢迎,田慧眼识人,关照经励科给郝涨戏份。1915年,郝寿臣应邀搭入谭鑫培的同庆社,曾傍谭演《捉放曹》、《失街亭》、《击鼓骂曹》、《清官册》、《审刺客》等,获益匪浅。1916年,郝寿臣步入而立之年,此年金秀山、黄润甫已相继谢世,李连仲年老多病,郝寿臣以自己的实力跻身名角之林。先后与田雨侬、杨小朵合演《战宛城》,与时慧宝合演《逍遥津》,与杨小楼合演《连环套》,与王又宸合演《失·空·斩》,与许荫棠合演《黄金台》等,自此声名日显。1920年与程继先、董俊峰、傅小山等,应欧阳予倩、李桂春之邀赴汉口演出,载誉返京后,应高庆奎之聘参加庆兴社,高、郝二人合作诸多剧目。1922年与杨小楼、梅兰芳、王凤卿、王长林、李寿山、许德义等,应上海天蟾舞台之邀赴沪演出,返京后有机会与王鸿寿、高庆奎合演《华容道》和《七擒孟获》,尤与侯喜瑞合演《真假李逵》被誉为双绝。曾先后应邀参加梅兰芳的承华社、程艳(砚)秋的和声社、朱琴心的和胜社、马连良的春福社、言菊朋的民兴社、杨小楼的永胜社等班。在杨班名前冠以“花面泰斗”,与“国剧宗师”杨小楼并驾齐驱。杨、郝合作的第一出新戏为《陵母伏剑》,杨饰王陵,郝饰项羽。他们合作的最后一出戏为《战宛城》,杨饰张绣,郝饰曹操,时为1937年。与高庆奎首次合作为《捉放曹》,最后一次合作为《赠绨袍》,时为1933年。在与马连良合作时,二人创排了不少新戏,尤以《青梅煮酒论英雄》堪称“珠联璧合”,可谓“活孟德”遇到“活刘备”。1928年,他们应邀赴沪演出,曾合作《连环套》,郝饰窦尔敦,马饰黄天霸,朱光祖为王长林,此场演出轰动沪上。郝、马合作的最后一出戏为《串龙珠》(即《反徐州》),马饰徐达,郝饰完颜龙,时为1938年。长安大戏院于 1939年7月2日 举办一场“花脸大会”,大轴金少山《御果园》,郝寿臣压轴二本《赛太岁》(《李七长亭》),侯喜瑞倒数第三的《丁甲山》,净行三杰会聚一堂,盛况空前。至此,郝寿臣便息影舞台教子课徒。

1949年北平解放了,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梅兰芳、萧长华、贯大元、郝寿臣等应邀于怀仁堂演出《龙凤呈祥》,已脱离舞台十余年的郝寿臣,剃掉胡须粉墨登场,63岁的“老张飞”威风不减当年。1950年被中国戏曲研究院戏曲实验学校(中国戏曲学校前身)聘为教授,是年春在一次戏曲晚会上,与萧长华合演了《醉打山门》,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备受感动。1951年,为支援抗美援朝,戏校的老艺术家自发举行捐献义演,65岁的郝寿臣首先请缨,丁大众剧场前后共义演了五场,每场的大轴戏均由郝老出演,体现了老艺人的一片爱国之心。 6月17日 ,与萧长华、刘喜奎、谭小培、华慧麟、鲍吉祥等演出《法门寺》,饰刘瑾; 7月29日 ,与萧长华、谭小培、贯大元等演出《乐毅伐齐》,饰伊立; 8月31日 ,与鲍吉祥等演出《打龙棚》,饰曹操; 10月31日 ,与李桂春、张德俊、华慧麟、奎富光、宋富亭、范富喜、方连元等演出《巴骆和》饰鲍自安。此次义演的舞台监督为王瑶卿,演出收入全部捐献,用下购买“鲁迅号”飞机。1956年出任私立艺培戏曲学校(后改为北京市戏曲学校)校长,他不仅亲自授课,而且对学生的文体活动和饮食起居,都要操劳过问。为给戏校筹款义演,亲率弟子演了一场花脸大会,依次为王玉让《闹江州》、王永昌《草桥关》、袁世海《盗御马》,大轴郝寿臣、萧长华、李幼春等二本《赛太岁》、《李七长亭》。 1956年9月1日,为庆祝北京市京剧工作者联合会成立,于中山公园音乐堂诸多名家联袂演出了《蜡庙》、《锁五龙》、《四郎探母》,成为京剧史上一大盛事,郝寿臣再次剃须扮演金大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年决定拍摄《群英会》、《借东风》彩色戏曲影片,由马连良、谭富英、叶盛兰、裘盛戎、孙毓堃、萧长华、郝寿臣等联袂演出,郝饰曹操,是名副其实的群英荟萃,事前还十北影拍演场进行了预演,并拍了合影照,后因郝老心脏病发作,改由袁世海替演,成为中国京剧史和电影史上的一件憾事。1961年阴历十月十九日二十二时零五分,一代名净于寓所病逝,享年75岁,公祭后被安葬于京西福田公墓。

郝寿臣一生演出220多个剧目,扮演160多个大小角色,亦反串过生、旦、丑等行当。曾参加演出一些时装戏和外国题材的戏。擅演《赛太岁》、《打龙棚》、《瓦口关》、《打曹豹》、《红逼宫》、《野猪林》、《连环套》、《牛皋招亲》、《除三害》、《下河东》、《赠绨袍》、《醉打山门》、《芦花荡》等,尤精曹操戏,有17出之多,人物性格各有特色,决不雷同,故享有“活孟德”美誉。1944年与张春彦、马富禄等拍摄了《李七长亭》黑白京剧影片。演出实况录音有《法门寺》、《黄金台》、《群英会》等。曾于高亭、百代、蓓开、长城、胜利、开明等唱片公司灌制有《牛皋下书》、《伐齐东》、《荆轲传》、《白良关》、《洪羊洞》、《忠孝全》、《上天台》、《阳平关》、《夜审潘洪》、《鸿门宴》、《桃花村》、《盗御马》、《连环套》、《野猪林》等20余出戏之选段,内有与杨小楼、甄洪奎、裘桂仙、茹富蕙等人合灌之唱盘。并留有《郝寿臣脸谱集》、《郝寿臣演出剧本选集》、《郝寿臣唱腔选》、《郝寿臣表演艺术》、《郝寿臣传》等,均为极其珍贵的京剧艺术资料。

郝寿臣一生仅收弟子七人:1931年5月10日于崇外打磨厂福寿堂收樊效臣;1934年2月春节前于西长安街西来顺饭庄收王永昌;1939年春于东安市场东来顺饭庄收票友唐景一(李德全内侄);1940年底于西来顺饭庄收袁世海;1941年夏于西来顺饭庄收李幼春;1953年经马连良介绍收周和桐和王玉让,今师徒均已辞世。

郝寿臣故居,早年居崇文区北芦草园头条(今并入北芦草园)4号,1928年初夏乔迁至离此不远的奋章大院53号,寓所坐南朝北,为自己设计新建之宅,高大的五间北房带前廊,大门道位于西侧,院内宽敞约百余平方米,青砖铺地,可练功排戏。南房亦为五间,无前廊,东西厢房各为三间,晚年曾于西屋为戏校学生授艺。在弥留之际留言将此宅院“献给儿童”,后人遵其嘱并制石牌置于西房门外墙上,此寓所曾为“北京市实验幼儿园”。1989年被崇文区人民政府列为四合院保护单位,将原大门封闭,门道改为北房一间,于西墙另辟街门。今幼儿园已迁移他处,宅院油饰一新保存完好。

郝寿臣有四孙一孙女,长孙天恩,汇文中学毕业,北京戏校会计,现退休返聘,贡献余热。次孙天惠,曾在中国戏校随雷喜福学老生,中途去临清京剧团当演员,后调北京戏校任教,因病早退,天惠有子学曾、女爱莲,同在饭店工作。三孙天慈,河北师范学院毕业,与同学邱淑琪结婚,二人同在北京一师任副教授,儿子继曾,在上海电力学院读书。四孙天意,北京戏校音乐班毕业,工武场,在北京青年京剧团任业务主任,子效曾读小学。孙女郝春荣,天津师范学院毕业,在河北大学中文系任高级讲师,爱人景承基任河北大学体育系教研室主任,孩子景平在南开大学图书馆工作。

郝寿臣于1961年11月26日逝世,葬于西郊福田公墓,戏校为其勒石立碑,嵌入遗容,供人瞻仰。戏校还成立了郝寿臣艺术整理委员会,编辑出版了《郝寿臣脸谱集》、《郝寿臣演出剧本选集》、《郝寿臣铜锤唱腔集》、《郝寿臣表演艺术》、《郝寿臣传》等专著,供郝派艺术爱好者研究参考。

郝寿臣天津遇险始末

1934年,天津春和戏院来北京单约郝寿臣去挑班唱戏,从 11月9日 至11日为期三天。戏码有《荆柯传》、《赛太岁》、《桃花村》和全本《捉放曹》。郝寿臣首创花脸挑班之先例,二牌老生是王少楼。

三天戏唱完后是 11月12日 (星期一)。这天正是孙中山先生的诞辰,学校放假。以前郝寿臣到天津,他弟弟郝铭只接不送。这次因为培才小学放假,所以郝铭就送哥哥到车站。当时郝寿臣住惠中饭店。这天郝寿臣从饭店乘汽车到火车站,刚走下汽车,就过来一个人,上前一把抓住郝寿臣大衣的水獭领子,说:“你打我啦!我叫刘凤山,当年给你跟包,你欠我工钱,你打我了!” 郝寿臣摸不着头脑,就说:“我哪儿认得你呀!”这时只见站警背着枪走来走去,就像没看见似的,根本不来管。送哥哥的郝铭原是国术家,他是1936年中国派往德国柏林参加奥林匹克的武术队队长。今天在车站看到这种情况,过去就掰那个人的手,边走边掰,可就是掰不开。他一急之下,劈面朝那个人打了两个耳光,那个人就坐在列车旁的站台上了。这时正好过来一个姓关的便衣巡警,他并不知道这件事是和站警事先串通的。他因平时喜爱郝寿臣

的艺术,一见面就问:“郝老板,怎么啦?”郝寿臣把刚才的事情说了一遍。姓关的一听就说:“您上车吧!”就这样郝寿臣上了火车。不料此时,那个自称叫刘凤山的身下却流出一大滩血来。郝寿臣虽然走了,但是郝铭和郝寿臣的一个跟包李玉海只得留下来打官司。刘凤山到医院一检查,才发现右臀部被匕首扎了五、六寸深。原来这是一起“做伤讹诈”案。官司打到河北省法院。虽然郝铭是培才小学校长,托人到法院申诉,说明这是流氓做伤讹诈,诬告好人,但也没用,因为这是天津的“青帮”干的。河北省的传票到了北京法院,要拘捕郝寿臣。郝只得花钱,把人打发走了,但是他也就不敢再演戏了。本来郝寿臣坎坷半生,对于粉墨生涯早已厌倦,这次遭受歹徒讹诈而又呼告无门,于是由此而产生了息影舞台的念头,就对爱子郝德元说:“我到五十岁,《连环套》这出戏就是你的了。”这是1934年的事,郝寿臣已经四十八岁,离他打算隐退的年头还差二年。

郝寿臣既不打算再演戏,杨小楼也就演不成了。可是这年年底,天津又来约杨、郝去演三天戏。这次由杨小楼出面,通过他的外甥到天津疏通了关系,通过袁文会和一位姓孙的“青帮”头子,来了结这件事。他们的条件是要郝寿臣负担刘凤山的医药费,约七百元。杨小楼说:“好!我揽起来了。”杨小楼心想,在天津唱完三场,再来一场“搭桌”戏就成了。这场“搭桌”戏,除去开销,剩了不到八百元。那些头头看杨、郝都是正派人物,又进一步要求:“给孩子换换季吧?”意想就是说别让刘凤山别白挨这一攮子,至少也得让他得点好处。郝寿臣也满口答应:“好!我回去再唱一场《连环套》。”结果凑成一千元,这场官司才算了结啦!

这件事的背后究竟是谁唆使的,郝寿臣当时确实不知道,只是估计可能因拒绝高庆奎来吉祥园增加夜场演出,影响庆盛社的收入,从而有人蓄意制造事端。果然事隔数年之后,在《立言画刊》社长金达志于两益轩请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马连良、高庆奎和郝寿臣等名演员的一次宴会上,高庆奎亲自对郝寿臣说明了真相:“二哥!那件事不是我干的,是我们老二(庆盛社的二号成班老板,给高庆奎操琴的高联奎)干的!” 郝寿臣只能一笑置之。因为他深知社会上见利忘义的事多得很,何止一个“高老二”!但是这件事使郝寿臣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更产生无限感慨。他对杨小楼说:“我到五十就退啦!我可不帮您了!”杨小楼却说:“郝先生,您先别退。您帮我到六十岁,咱哥儿俩一齐退。”后来郝寿臣和儿子德元一核计:如果他五十岁就退,德元在大学才上了一年,一时难以负担家庭生活,如果等到杨小楼六十岁,他也刚满五十二岁,那时德元大学就毕业了,所以他还是答应了杨小楼的要求。


三、金针王乐亭

王乐亭,名金辉,号乐亭。河北省香河县王指挥庄人,生于1895年10月19日,1984年2月25日,因病逝世,享年90岁。曾考入中国大学学习,两年后,弃学从医,拜北京针灸名医陈肃卿为师。1929年考取“医师执照”后,王乐亭开始使用针灸行医治病,人称“金针王乐亭”。1953年,被聘至北京中医学会,曾任北京市第二中医门诊部顾问,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医师,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会委员、针灸委员会理事。《金针王乐亭》一书是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很好总结。

王乐亭幼时,在京东某农村拜塾师乔书阁老师学习汉语,攻读勤奋,深得乔师的欢心。乔之祖父为清代当地的典狱官,曾得一南方“犯人”的祖传秘法,用六寸银针透刺双侧曲池至臂臑穴治疗淋巴结核。然而此秘法在乔氏家族中白白传了三代,未曾有人付诸实践。乔书阁老师便把它传授给王氏。时值乔氏在京某首饰楼工作的亲友返里省亲,患颈淋巴结核已数年之久,屡治未效,曾向乔氏吐诉其病患之苦。乔氏遂嘱其亲友立即返京打制六寸银针一对,准备治疗。乔老师把祖传的针灸秘法悉心口授给对医学一无所知的王乐亭,并由他拿起六寸银针为患者治病,扎过几次之后,竟奏奇效。患者为答榭乔氏师徒,就将一对银针送给他们。王乐事就这样拿着一对六寸银针,踏上“针灸行道”的征途。

开始初学,兴趣比较浓厚,来诊者一律免费接待,义务治疗。由于疗效明显,所以远近数十里的乡亲俚友,凡患“鼠疮脖子”(即瘰疬)者均来求治,这样王老医生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但为时不久,他就来京谋生,开始在荣宝斋学徒,业余仍持六寸银针义务治病。所治病种也只限于瘰疬。后来又考入中国大学学习,业余仍然治病。读了两年大学,当时他感到毕业后仍无出路,而六寸银针反而会给病人解除痛苦。于是他毅然决然放弃上大学的想法,拜针灸名师陈肃卿为老师,正式踏上学习针灸的历程。他感到六寸银针仅能治疗一种病,而系统学习针灸的理论和经验,才能治疗多种病。他的针灸老师陈肃卿是祖传针灸的第二代,其父陈丹仙(人们尊称为“陈半仙”),针灸技艺高超,誉满北京城,传到陈肃卿时代,因其针、药并施,技术更加全面,就这样他的眼界大开,学识与技术日益增进。

1929年,王乐亭医生正式考取针灸“医师执照”,并取得独立开业的许可证。他的主考官是当时名针灸医师孙祥麟,对他甚为赏识,在王登门答谢时,发现孙氏所用针具皆为金针,对王启发很大。因为他在读书时曾多次读到“以金造针更佳”,但从未见过真正的金针。随即到某金店打制一套金针(包括各种型号的毫针与六寸金针),从此之后,王乐亭老医生开始使用金针,为民众医治疾苦,而且逐渐地获得了“金针王乐亭”的称誉。

王乐亭医生热爱针灸事业,为了使针灸技艺精益求情,更有效的为更广大的患者解除病痛,不懈地研读多种医书,从《黄帝内经》、《难经》等古典医学著作,到解放后国内各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编著的针灸学讲义、书籍等,种类繁多,不及备述。王乐亭医生自认他受益最多的书是《针灸大成》和《黄帝内经》。对于《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宗金鉴》、《东医宝鉴》、《经穴纂要》、《经脉图考》、《十四经发挥》等均精心研读,博取众家之长,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为人民做出有益的贡献。

王乐亭老医生所用的金针,与古代文献提到的金针是有区别的。古书把凡是用金属做的针都称为金针。如《针灸大成》中说:“古曰金针者,贵之也,又金为总名,铜铁金银之属皆是也。”《针灸精粹》中也说,“古人称金针者,非金制也,盖尊称也。”王乐亭医生所用的金针,是用九成黄金一成黄铜的合金,所特制的针具,与银针、铁针、不锈钢针均不同。王乐享医生的经验是:金、银、铜、铁都能做针,据文献记载金针最佳。用金针治疗,对患者起到一种精神上(心理上)的作用,并且金性不随天时四季冷热而变化,与人的体温适合,刺针时疼得轻微,刺入体内不变质,不起副作用,没有滞涩难起出的困难,针孔不发炎,它的功能(治疗作用)反应快,疗效高,金的性质柔软不易折断,免出医疗事故(指折针),这是从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

王乐亭幼时,在京东某农村拜私塾先生乔书阁老师学习汉语。因攻读十分勤奋,遂深得乔师的喜欢。乔之祖父为清代当地的典狱官,曾得一南方犯人的祖传秘法,用六寸针透刺双侧曲池至臂臑穴治疗淋巴结核。然而此秘法却在乔氏家族中白白传了三代,未曾有人付诸实施。乔先生便把它传授给了令他十分喜爱的王乐亭。时值乔氏在京城某首饰楼工作的亲友返里省亲,因患颈淋巴结核数年而屡治未效,闲暇之中曾向乔氏吐诉病患之苦。乔氏遂嘱其亲友返京打制六寸银针一对,准备治疗。乔先生把祖传的针灸秘法悉心口授给当时对医学一无所知的王乐亭,由他用六寸银针给患者治病。针过几次之后,竟奏奇效。患者为答谢乔氏师徒,就将一对银针送给他们。王乐亭就这样拿着一对六寸银针,蹋上了“针灸行道”的征途。

初学时兴趣比较浓厚,来诊者一律免费接待,义务治疗。由于疗效明显,所以远近数十里乡亲俚友,凡患“鼠疮脖子”(即瘰疬)者均来求治,这样王乐亭考也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1916年王乐亭考入中国大学学习法律,读了两年大学,他感到毕业后仍无出路,而六寸银针反而会为病人解除痛苦。于是他依然决然地放弃了上大学的想法,拜四川针灸名医陈肃卿为师,正式踏上学习针灸的路程。他感到六寸银针仅能治疗一种病症,而系统学习针灸的理论和经验,才能治疗多种疾病。他的针灸老师陈肃卿是祖传针灸的第二代,其父陈丹仙(人们尊称为“陈半仙”)针灸技艺高超,誉满北京城。传到陈肃卿时,因其针、药并施,技术更加全面,这使王乐亭的眼界大开,学识与技术日益增进。

1929年,王乐亭老医生正式考取针灸“医师执照”,并取得独立开业的许可证。他的主考官是当时名针灸医师孙祥麟,对他甚为赏识。在王氏登门答谢时,发现孙氏所用针具皆为金针,对王启发很大。因为他在读书时曾多次读到“以金制针更佳”,但从未见过真正的金针。随即到某金店打制一套金针(包括各种型号的毫针与六寸金针)。从此以后,王乐亭老医生开始使用金针,为广大的民众医治疾苦,而且逐渐地获得了“金针王乐亭”的称誉。于是民间流传有“南有陆瘦燕,北有王乐亭”之美誉。

王乐亭医生,热爱针灸事业,为了使针灸技艺精益求精,更有效地为更广大的患者解除病痛,不懈地研读多种医书,从《皇帝内经》、《难经》等古典医学著作,到解放后国内各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编著的针灸学讲义、书籍等,种类繁多,不及备述。王乐亭医生自认他受益最多的书是《针灸大成》和《皇帝内经》。对于《千金方》、《外台秘要》、《医宗金鉴》、《东医宝鉴》、《经穴纂要》、《经脉图考》、《十四经发挥》等均精心研读,博取众家之长,终于形成自己独特的经验体系。1956年王乐亭除任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之外,还曾任北京第二医学院(现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北京中医学会理事、北京针灸学会理事、《中医杂志》编委等。他以“金针”起家,通读经典,精于临床,学风正直。他提出的“手足十二针”、“五脏俞加膈俞”、“督脉十三针”、“老十针”等针灸组方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在当代针灸处方学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目前仍被广泛应用,极具研究价值。他对针刺技法的注重、对透穴的运用等都成为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学术特色的组成部分。王乐亭教授虽已故去,但他对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和北京针灸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却有口皆碑,真正实现了王老自己的愿望:为人民做出有益的贡献。

王老的临床经验概括来讲可以总结为以下6点:

1、整体观念 贯穿始末 王乐亭先生提出的“五脏俞加膈俞”的配穴方法即是运用整体观念的生动说明。

2、辨虚实,补泻分明 王乐亭先生结合前贤所述与几十年的临床研究,将补泻手法归纳为“随济迎夺,进插退提”,即按照各经的循行方向而行补泻手法。顺经捻针为补,逆经捻针为泻。王乐亭教授主张严格按照十四经的起止和循行方向,以及阴升阳降的道理,进行补泻,配合轻、中、重度刺激量形成了简单易行而卓有成效的补泻手法,而不推崇其他特殊的针法。针灸组穴方面也可以反应王老对补虚与泻实的重视,《医学发明》一书中有十全大补汤一方,由八珍汤加黄芪、肉桂组成,补益气血,王老一贯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在针灸临床的应用,仿效此方而拟定针灸学的十全大补方。

3、治未病,以防为本 王老在以胃为先的前提下,重视治未病,以防为本,提出“老十针”有病可治、无病可防之说。将“老十针”用于体虚或病后的预防治疗,以及慢性病的善后调理,“脾旺不受邪”,实脾胃者,百病可防,体现了王老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

4、治其本,以胃为先 中医治疗中强调“治病必求其本”,王乐亭教授提出了“治其本,以胃为先”的观点。《素问太阴阳明论》云:“脾者,土也,治中央。”脾为土脏,灌溉四旁,主运化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通过心肺化生气血营养全身。脾胃主一身之气机,脾升胃降,升降平衡一身之气机才可正常运行。明戴思恭认为“胃为水谷之海,法天地,生万物,…五脏六腑皆禀之以为主,荣卫天真皆有谷气以充大。”脾气升发向上,则元气才能充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根据《脾胃论》中补中益气汤及调中益气汤的方义,王老先生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著名的“老十针”针灸处方与之相应。

5、重经络辨证,推陈出新 王乐亭先生重视八纲辨证的同时,更充分利用了对于经络知识的深刻理解,将经络辨证与之相结合,使治疗上更有的放矢,大大提高了临床疗效。《素问痿论》云“治痿独取阳明”,故临床治疗瘫痿病证时,多取阳明经穴为主。王乐亭老医生在开始治疗瘫痿时也遵古训,选用上述经穴,但是实际效果不够理想,于是开始探求新的治疗思路。他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督一身之阳,人体的一切功能活动,皆为阳气所主。如果阳气不能上升下达,则阴血郁闭,筋脉失荣,故痿弱不用。况且督脉与任脉相通,一阴一阳,相互协调。所以治督可使阳气畅达,阴阳气血调和,以期阳生阴长,恢复肢体功能活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治痿独取督脉,并制定了督脉十三针处方

6、调气血,异病同治 王老认为阴阳失衡是机体病理的实质,阳盛则阳病,阴盛则阳病,针灸的功效就在于调整机体阴阳,以达到阴平阳秘。而人体的阴阳平衡的维持,是依靠脏腑气血功能的平衡来实现的,针灸通过调理气血来调整五脏功能,“老十针”的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其共同的道理在于“老十针”能够调理中焦脾胃,以调理气血之故,人以气血为本,气血不和则为病,气血调和则诸病可愈。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上述内容祥见〈名院名科老专家经验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针灸科名老中医集〉)


四、张策

通臂拳传说远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距今已二千余年历史。到了明代,开始广泛流传,并有了明确的史料记载。清末民初,通臂拳大为昌盛,高手辈出,成为继太极、意形、八卦之后的第四大内家拳拳种。

张策(1866年—1934年),字秀林,原香河县马神庙村人(今属

天津市武清区),自幼习练家传戳脚、二郎拳、黑虎拳等拳术。十二岁拜杨健侯习练杨式太极拳十余载,同时又拜祁信弟子陈庆习练通臂拳,壮年后又拜“祁家门”传人王占春(京南良乡北黄新庄人)为师继续学习通臂拳。王占春去世后,张策巧遇一韩姓老道,受韩道长指点练功。之后,张策师承众家之长,把太极拳融于通臂之中,创编了“五行通臂拳”。因张策经常穿每只二十几斤重的铁鞋练功,故被武术界誉为“臂圣”、“铁鞋”,被民间誉为“东方大侠”。后人注有《东方大侠张策》、《侠归向阳庄》等多部武侠小说。

张策创立的五行通臂拳是通臂拳体系的重要门派。张策是继行意拳的李洛能、郭云深、孙禄堂,八卦掌的董海川,太极拳的杨露禅、杨班侯、杨健候之后,又一大重要拳种创始人。1928年张策被张作霖请到沈阳做保镖,并教其两个儿子张学明、张学思练习通臂拳。1928年皇姑屯事件后,张策到奉天国术馆任副馆长,9•18事变后回到北平,在北平国术馆任教。1933年夏,中央国术馆在南京筹备第二届国术考试,国民政府诚邀张策赴南京任副总裁判长,之后张策在中央国术馆留任。至今,五行通臂拳仍在台湾广为流传。现在的台湾永和市中华通臂拳协会,就是张策弟子香河县康文盛之子康国良的门人洪涂生创立的。


五、清代明吏袁懋功

清代明吏袁懋功(1612—1671年)。34岁时考取进士,后官至户部待郎、钦差巡抚云南。康熙八年( 1669年)袁懋动又被调任山东巡抚。临去山东上任前,康熙帝召见并慰问了他,既赞扬了他巡抚云南的功绩,又对他治理山东寄以厚望,还赐予了鞍马袍服。当时,山东地境连年灾荒,收成甚少,民生疾苦。经过袁懋功的不懈努力,第二年,山东社会秩序稳定下来,农业生产也得到了发展。康熙十年(1671年),清政府打算将袁改任两浙巡抚。圣旨下后,山东各界纷纷奏请朝廷将袁留任。当时袁已积劳成疾,康熙帝在诏书上批了“卧治山东”。康熙十年,袁懋功病逝,享年60岁。消息传入北京,内外震动,悲恸、惋惜之情不绝朝野。